English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根老师为党校学员讲党课
发布: 文章点击数:27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2024年11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根老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第45期党校全体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刘晓根老师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切入点,并与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相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关键意义。

本次培训的主体内容围绕 “六个必须坚持” 展开,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为重点讲解部分。刘晓根老师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从红军时期到改革开放,历史充分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通过讲述 “耿飚之问”,引发学员们对干群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在对“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讲解中,刘老师着重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的讲话,阐述了自信自立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告诉学员们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苦难走向光明前景,没有教科书和现成答案,靠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讲座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将会努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个人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图文/张勤惠 邹博涵 审核/唐盛 廖波 张志军)